今年,皇姑区老旧小区改造“硬件”已经配备:计划投入资金7000万元,对115个老旧住宅区、弃管住宅区进行改造提升,并配套30个自行车棚,回迁安置居民2800户。同时,新建或改造社区公共用房的总面积将达到10778平方米,是改造前的3倍。
建完之后怎么管?破解后期管理难的“软件”也将同期植入,让老旧小区的改造成果更持续地惠及居民。
居民自治+政府搭台
住旧小区享受好服务
老旧小区中不少是散体楼、弃管楼,没有物业、产权单位不明晰。因此,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物业管理向来是一大难点。
去年,皇姑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始探索居民自治管理的新模式。在给小区砌上了院墙、装上了院门,完善道路、绿化、健身等公共设施的同时,协助居民成立居民委员会、居民互助议事委员会,组建了业主委员会,调动党员、志愿者、热心人等各种群体力量,实现了小区大事小情都有人管的和谐局面。目前全区39个老旧开放型社区有50%以上实现了自治,也催生了像赤水社区这样沈城首个率先实现封闭式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
今年,在继续推广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的同时,皇姑计划通过公办民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老旧小区引入合格物业,培育社区服务市场,让老旧小区居民也能享受高档物业的服务水平,享受多层次的社区服务。
社区减负+服务社区
把社工还给小区居民
社区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现象十分普遍。
粗略统计,目前社区不仅要协助做好党群工作、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民生服务、社会保障等7个方面64项工作,还要完成社区自治管理功能、自治服务功能、自治教育功能、自治监督功能等4个方面72项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临时性的统计、调查、检查等任务。繁杂的工作任务,让社工们分身乏术,也是造成社区管理跟不上的原因之一。
皇姑区主要领导表示,今年将推行准入审核制度,严控“服务进社区”变“工作任务进社区”,防止把一些本应该由部门承担的职能推向社区。初步减少8项社区征信证明审批环节,并继续逐步“减负”,把社工的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把工作阵地转移到小区里和居民中去,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